青岛【丁智胜】治疗疑难杂症


前不久,一位爱心网友留言说,青岛有一位姓丁的老中医挺有水平的,会看疑难杂病。8月14日,我和丁先生通了两个小时的电话,通过电话初步判断,丁老师是个“火神派”,擅长治疗疑难杂症。

因为事情太多,我们约好8月底在青岛见面。

8月28日中午,我在青岛四方车站下车后,走到出站口,远远看到丁老师戴着一顶黑帽两眼盯着出站口。

丁老师个子不高,瘦瘦的,一身黑衣,很有精神,看着像个游击队长。

我们俩坐车来到一个叫胜利桥的地方。到了胜利桥之后,丁老师说他就住在附近。我提议到他住的地方看看,他说在宾馆里谈就行。我想,不能只看到了神,不看看庙。在我的坚持下,还是去了他的住所。

丁老师是山东栖霞人,30年前来到青岛。因为当赤脚医生时,治好了病人家也不相信,他心有不甘,“人挪活树挪死”。目前,他住的地方既是休息处所又是“药房”。这是一个逼仄的旧巷子,是一个去两三趟都很难找到的地方。

寒暄了大约十分钟,天下起了小雨,我俩撑着一把伞去了宾馆。

丁老师开口第一句话是,除了礼拜天要做礼拜之外,其它时间就是和另外一位青岛颇有名气的按摩拔罐高手合作治病。“我们俩是一对铁搭档。一边保健一边治病。”丁老师“主内”(开汤药),那位师傅“主外”。师傅的技术在丁老师的眼里是一流的,师傅对丁老师的医术也是赞誉有加,因为师傅的亲戚病是丁老师给治好的。言语中听得出,他们俩“惺惺惜惺惺,好汉识好汉”。

第二句话是,我们要赶紧治病啊,病人太多了。找他治病的几乎都是些大病、疑难病或者大医院无法治,医院不收治的患者。

第三句话是,我是个天天像做贼一样的“穷大夫”。年轻时当过20几年的赤脚医生,后来证件作废了,就成了没有证的“大夫”。“有证的时候水平不行,没有证了又有了水平,有了水平又不敢大张旗鼓地看病了。”因为没有了行医的证件,怕万一失手惹出官司,连累家人,丁老师便选择了独身。

他看病也赚不了几个钱,因为心中有信仰,要做好事,经常看病不收钱,收钱也没多少。他说治一个肺癌患者,减掉了成本还不到两千块。

因为他心里一直在念一本“心经”,所以注定不会赚大钱。

第四句话,他说全国就佩服两个人,一位是安徽已故国医大师王佑三,一位是山西已故国医大师李可。“我就是个‘火神派’,我把附子吃透了。”他认为,能够称为“火神派”的必须会用附子,敢用附子。会用,用好了,附子就是一味神药,一味起死回生的救命药。很多人觉得附子大热稍不留神会“伤阴”,“那是你没有研究透它,用的不对症。”

玩转附子就是他的本领。他说,李可先生说,阳虚寒湿者十之八九,阴虚热证者百不见一二。他的看法是,一百个人中热证不见一个,都是寒证,有一个热证的也是虚热,上热下寒。所以,针对寒湿体质,附子就是一味无可替代的良药。

非附子不能补下焦阳虚。丁老师用附子就是利用它的大热之性。《珍珠囊》云:“治脾湿肾寒”。张洁古云:“其用有三:去藏府沉寒一也,补助阳气不足二也,温暖脾胃三也。”

附子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。他不管我懂不懂,背诵了一段:“虞抟曰:附子禀雄壮之质,有斩关夺将之气,引补气药行十二经,以追复散失之元阳;引补血药入血分,以滋养不足之真阴;引发散药开腠理,以驱逐在表之风寒;引温暖药达下焦,以祛除在里之冷湿。”因为带一点口音,普通话又不标准,我只听懂了一半。后来从网上查到了原文。

附子对他来说,就是药中良将,祛寒湿、温肾阳、通经络,必用之品。尤其是用来治疗各种肿瘤、癌症,用药指征就是《本经》中的“破徵坚积聚,血瘕”。

丁老师的解释也是通透,“破徵坚积聚,血瘕”,就是指能够攻破现在所说的肿瘤、囊肿、包块、癌症等疾病。

因为附子的热有温通和消散的作用,所以,在复方中,它的引领作用非常强。肿瘤本身就是寒湿凝聚而成,像一块冰块,只用消散的药还不行,还要有温通的药把它化成“水”排出去。在用附子时,他按照张仲景的用药方法,一律用生附子。他的经验是,制附子没用,十斤制附子也不如一斤生附子的效果。

李可先生生附子用到几百克,从未偾事,救治了很多危重患者。“我用附子一点也不比李可老师少,也是几十几百克的用。”他说,用对了,几百克也没事,用不对十几克也不安全。关键在煎法,煎煮要彻底。

附子量大一定要先冷水浸泡2小时,然后,急火煎开,调成微火再煎3小时。然后再和其他药一同煎煮2小时,只要这样做就很安全,不会出问题。

丁老师看病主要靠望诊,看舌,看人精气神。然后是“摸”。

“我把脉不在行,只能辨别出寒热虚实”。浮沉辨表里,迟数辩寒热,有力无力辨虚实,大方向不错,用药也不会差多少。

经验告诉他,一个人的脚要比手暖,才健康。他摸了我的两只手,又摸了脚掌。然后说,肾阳虚。有位老中医说,双足温暖的人一般是不会得癌症的。因为脚和手离心脏最远,一般温度要低于其它部位,这说明他的心脏功能强大。但是,阴虚出现的“四肢苦烦热”五心烦热则是两回事。

他给我开了两副药。一副药煎完可以吃5天,每天两次,药渣可以泡脚三次。方子很大,药味比较多,生附子用了200克。

我心里也不踏实,毕竟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个量。转而一想,服用5天,分10次服完,每次汤药中充其量也不到20克附子,又煎煮那么长时间,当不会有什么反应,甚至连“暝玄”都没有。

这种煎煮和服用方法,不就是仲圣的方法吗?很多人见张仲景方剂药量大不敢用,其实就是没有注意服法。虽然,经方一般药量比较大,但是都是分几次服用,分解下来,每次服用的药量并不太大。麻黄汤中麻黄用3两(合现在45克左右),煎煮之后分三次服,去了消耗,不就是十几克嘛,有什么可怕的。又不是一次喝下3两麻黄(汤),杯弓蛇影。

我如法炮制完毕之后,喝第一剂的时候,先是喝了一口,不麻不辣,再喝一口,还是不麻不辣,再喝一口,再喝一口,喝完了,几个小时过去了,觉得就那么回事。现在,喝了三天了,6碗药下去了。首先感觉身上暖和了,脚也热了,睡眠也有改善。有了这个经验,以后对附子就有把握了。

“相火以位,君火以明。”这是《内径·素问》上的一句话。原文是:“君者,火之性也。故君火是主,主一身之阳。其义如中天之日,明照万物。故主明则五藏安和;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也。”平时只知道最后一句“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也”。丁老师认为“相火以位,君火以明”这句话非常重要,是《内经》的精华。

相火即命门之火,即人肾中真阳。君火是心火,心火来源于肾中真阳,也可以说君火肾阳同源。肾中之阳催动肾中之水(即肾精)通过脾土上交于心以灭心火,在心中真阴的催动下,君火透过脾土下交于肾以暖肾水。也就是说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。

现在好多人都是“相火”妄动,不能安宅,不能安宅是因为肾阳虚,下焦一片寒湿,迫使相火上越,而出现上热下寒。君火就是心火,心就是人体中的太阳,君火旺盛就阳光明媚,心胸郎阔,没有雾霾。心火不足,那就会“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也”,也就是五脏六腑都要受到影响。君火又来源于肾中真阳,所以肾阳一虚,势必危及心阳。同时,心阳不足,也不能暖肾水。君火和相火是相辅相成的。

丁老师的意思很明了,补肾阳,暖心阳。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,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。”“一息阳气一息命,一息寒气一息病”。一个人的健康不就是阳气充足吗?一个人浑身是病不就是阳气虚羸吗?

高人就是高人。“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;不知其要者,流散无穷”。由此而知,丁老师对经典的领悟非同一般。

除此之外,他还有一句圭臬:“岐伯曰: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故非出入,则无以生长壮老已;非升降,则无以生长化收藏。是以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”可以说,明白了这句经典,就抓住了治病要领。人之患病不就是升降出了问题吗?治病不就是调升降吗?升清降浊,升降正常了,还有什么病不能解决?

丁老师当年是骑着自行车来青岛的。从38岁开始研究肿瘤,刚开始那些年,效果也不好,所以也不收钱,能管饭就行。他坚信,世上有一百种病,地上就有一百种草(药)能治它。记得武侠小说中说,“凡有毒蛇出没之处,百步之内必有解药”。看来有病就有解药是有道理的。

闲着了就看书,郑钦安的《医理真传》,李可的王佑三的著作都是他的最爱。经过一次次试验,不断调整药方,最后终于形成了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以及癌症的基本方。

百病生于气也。很多病都是生气得来的。丁老师认为癌症两大原因,第一,寒气;第二,生气。

肺癌、乳腺癌就是生大气,生闷气得来的。千万要少生气,不然经常生气,谁都可能得癌症。

丁老师说癌症都属于寒证,千万不能清热解毒。现在,有些治疗癌症的之所以治不好,就是因为只看到了病的表象(虚热),没有看到病的本质(寒),误用清热解毒药,导致病情暂时看似乎有所缓解,而实际上并不能治愈。患者来了之后,他先用一个大方调解人体内环境,祛除寒气。然后再用专门治癌症的方子,有的一副药就会见效。比如,食道癌,原先不能吃饭,马上就能吃饭了。对最难治的骨癌,同样有效。

如果患者想尽快治愈,最好的办法就是被确诊之后,第一时间找到他,他用中药先把癌症的势头压下去。然后,再去医院进行放化疗,这样,双管齐下,效果特别好。毫不夸张的说,基本都能治好。

如果患者先找西医作了放化疗,那就有些困难了,因为放化疗的副作用严重破坏了身体的元气,有的连饭都吃不下,羸弱不堪。这种情况下,也可以找他治疗,但是,没有先用中药治疗效果好。

有的患者癌肿块很硬,吃了药会变软或者会变大,这时,一定不要害怕,出现这种现象表明肿块已经松动了,相对容易治疗了。有的患者,一照片子,医生说肿块变大了,病情加重了,就让病人赶紧化疗,结果适得其反,往往会加重病情,甚至恶化。

丁老师说,化疗是一种手段,但是单纯靠化疗是不可能治好癌症的。很多癌症病人,不是死于癌症而是因为难以忍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。尤其是多疗程化疗的患者,对身体的损害相当严重。

使用中草药先期干预之后,再结合化疗,可以减少化疗的疗程,还能加速治愈的过程。

现在肺结节特别多,我问能不能治疗。丁老师说,肺结节,轻的半个月,重的两三个月,可以治愈,但不是所有的都能治愈。

在治疗过程中忌口也至关重要。啤酒、柿子、红豆、绿豆、螃蟹以及市售各种饮料,甚至包括绿茶、花茶都不要喝不要吃,这些食物,健康人也最好少吃或者不吃。喝茶要喝红茶。平时不少吃生梨、西瓜等寒性太强的水果。少吹冷空调,特别是大汗之后更应注意。

少喝烈性酒,可以喝即墨黄酒、绍兴黄酒,还有三鞭酒。

时不我待。“我已经快70了,我要抓紧救治病人。”丁老师是个有善心的人,“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”。他说当中医要把孙思邈的《大医精诚》牢记于心,心底要善良,不能见死不救,不能因为病人没钱不救,不能把病人当成“摇钱树”。

丁老师只会用电话,没有微信也不会发微信,不会发短信。

如果找他看病,只要有医院检查片子就行,不需要患者来,当然来更好。患者家属来说明情况即可。

丁老师对煎药要求极为严格,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到认真,他是不会给你看病的。

手机号:1********      查看完整电话 wechat

      《民间明医汇》不参与任何医患的利益商业行为,纯义务宣传中医;《民间明医汇》推荐的民间中医,在擅长治疗的领域非常具有专业性和疗效性,如有出现德行有失骗人的情况,我们一起曝光举报!愿您走进健康远离疾病,传扬中医,人人受益!民间中医大部分为无证中医。其中固然有个别治病救人的高手,但不乏招摇撞骗要钱要命的神棍。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中医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无法核实,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我们将不断深度挖掘每一位中医人的特长,希望让更多的人知晓,也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方便、快捷、有效的找到求医的门路,这是我们今后既定并坚持做的一件事情。
      我们建议患者首先到正规医疗机构看中医。如果确有必要找民间中医看病,请务必保留全部凭证,做好日后打官司的准备,并及时在民间中医所在地的卫健委备案登记。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