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惠敏,河南驻马店人,灸疗师,中国健康艾灸养生协会理事长。
手工灸、禅灸、中华盘龙灸、葫芦灸,全息灸等多种艾灸技法,采取中医配穴、针灸、艾灸等疗法,为客户进行健康调理。叶艾香老师所选艾绒均为上等3年以上陈艾,并加入中药古方,灸力持久,温和渗透,药力直达病所,针对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各科常见病均有疗效。
张惠敏老师潜心研究艾灸养生疗法,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,在灸法的理论与实践上有着独到的认知和深厚的造诣,将简易、实用、高效作为培训指导思想,让学员在短期内就能基本掌握艾灸的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方略,具备独特的灸疗诊断术,可准确辩证,快速找到施灸点。
张惠敏老师中医灸疗技术完整,经验丰富。为了更好地推广与普及艾灸文化,现面向社会招生培训通督灸、补土固本灸、温阳强肾灸、通经祛湿灸、消炎暖宫灸等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各科专注之术,成就一方名医,造福一方百姓,是你最好的老师选择。
艾灸的分类
1、直接灸,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,直接灸又叫着肤灸、明灸,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。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,又分为无瘢痕灸、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。
(1)、无瘢痕灸,施灸以温熨为度,不致起泡,不遗留瘢痕。多用小艾炷。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。(对昏厥、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,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)。
(2)、发泡灸 ,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,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。 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-5秒钟,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,且有汗出,隔1-2小时后就会发泡。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,如哮喘、眩晕、慢性腹泻、皮肤疣等。(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)。
(3)、瘢痕灸,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。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炷,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,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、结痂,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,故名瘢痕灸。此灸法适用于哮喘、肺痨、癫痫、溃疡病、慢性胃肠病、瘰疬和发育障碍等症,对高血压病患者,有预防中风的作用。常人施此灸法,能改善体质,增强机体抵抗力,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。(施术者要征得患者同意)。
2、间接灸,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、间隔灸,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。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,且火力温和,患者易于接受,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。间接灸法种类繁多,广泛应用于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等各科疾病。间接灸法包括:隔姜灸、隔蒜灸、隔盐灸、隔附子灸等。
(1)、隔姜灸,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。生姜辛温无毒,生发宣散,调和营卫,祛寒发表,通经活络的功效。适用于一切虚寒病症,尤其对呕吐、腹痛、泄泻、风寒湿痹等症,疗效可靠。(施术者应常掀起姜片查看,防止因患者感觉迟钝而造成起泡)。
(2)、隔蒜灸,利用蒜做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。大蒜辛温喜散,有消肿化结,拔毒止痛之功。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、疽、未溃疮疖、无名肿毒、肺痨、腹中积块、蛇蝎毒虫所伤等症。
(3)隔盐灸,隔盐灸是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。此法只用于脐窝,他处禁用,故又称神阙灸。食盐咸寒,入胃、肾、大小肠经,有涌吐、清火、凉血、解毒之功。此法有回阳、救逆、固脱之用,适用于急性腹痛、吐泻、痢疾、四肢厥冷、淋病、脱证。
(4)隔附子灸,是用附子作间隔物施灸的一种方法。附子辛热有毒,可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附子与艾火并用,适宜治疗各种阳虚病症。
3、艾条灸,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,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(穴位)进行熏灸的方法。艾条灸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。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、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。
(1)、温和灸,施灸者左手中、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,以感知患者皮肤受热程度;此法温通经脉、散寒祛邪,多用于灸治慢性病,临床运用最为广泛。
(2)、回旋灸,将点燃的艾条,旋于施灸部位上,距离皮肤3cm,平行往复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,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;一般可灸20-30分钟;适用于风湿痹证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。
(3)、雀啄灸,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,上下移动,鸟雀啄米样施灸,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。多用于灸治急性病、昏厥急救、儿童疾患等;此法热力较强,注意避免烫伤皮肤。
4、艾灸盒的使用方法,施灸时,把温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应灸部位,将点燃的艾卷对准穴位置于铁纱上,盖上盒盖。艾盒盖打开的大小程度可根据温度调节。每次施灸时间在15-30分钟。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,再针刺穴,再次施灸。适用于常见病症:痛经、腰痛、腹泻等病症。
手机号:1******** 查看完整电话 wechat
《民间明医汇》不参与任何医患的利益商业行为,纯义务宣传中医;《民间明医汇》推荐的民间中医,在擅长治疗的领域非常具有专业性和疗效性,如有出现德行有失骗人的情况,我们一起曝光举报!愿您走进健康远离疾病,传扬中医,人人受益!民间中医大部分为无证中医。其中固然有个别治病救人的高手,但不乏招摇撞骗要钱要命的神棍。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中医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无法核实,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我们将不断深度挖掘每一位中医人的特长,希望让更多的人知晓,也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方便、快捷、有效的找到求医的门路,这是我们今后既定并坚持做的一件事情。
我们建议患者首先到正规医疗机构看中医。如果确有必要找民间中医看病,请务必保留全部凭证,做好日后打官司的准备,并及时在民间中医所在地的卫健委备案登记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